国足的理想型主帅,到底什么样?

作者:24直播网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10日 09:52 分享

中国足协近日发布的一则消息引发热议——中国男足选帅的招聘公告中,重点提到未来国足主教练的年龄原则上在60周岁以下,工作目标是带队打进2030年世界杯。目前距离选聘报名截止还剩10天,新帅人选仍悬而未决。早早告别2026年世界杯之后,中国男足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教练?

大牌难来

足协此次公布的选帅标准有七大条件,涵盖专业资质、执教经历、年龄要求、沟通能力和品行要求等多方面。候选人需要拥有国际足联或洲际足联旗下国家队大赛经历,或欧洲、亚洲顶级联赛执教经验,特别强调新帅要“深刻把握现代足球技战术发展趋势,秉持积极主动的比赛理念”。

伊万科维奇

相比以往,足协首次设定了新帅的年龄限制:原则上要在60周岁以下。之所以有该限制,是因为中国足协希望未来的国足主帅能有充沛的体能应对高强度的工作,同时可以适应现代足球快速迭代的战术理念。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选帅去掉了“熟悉亚洲足球”的要求,放宽了区域限制。这意味着不仅长期在亚洲执教的教练可以应聘,欧洲俱乐部或国家队的优秀主帅也在考虑范围内。

卡马乔

当然,球迷所期盼的大牌教练,恐怕是来不了了。因为中国足协为教练团队提供的总薪资预算并不宽裕;而且这次国足公开招聘的时间,恰逢欧洲各大联赛已经开赛,世预赛也在进行过程中。因此,符合要求且赋闲在家的人选并不多。

需要稳定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自1952年成立以来,已经更换了超过30任主教练,其更迭轨迹成为中国足球发展的真实写照。早期阶段,李凤楼、年维泗、苏永舜、高丰文等本土教练奠定了“技术流”基础,曾屡屡接近世界杯门槛,并实现奥运会“零的突破”。自1992年施拉普纳成为首位外籍主帅起,中国足球步入洋帅时代。米卢率队闯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创下历史最佳战绩。此后,国足再也未能进入世界杯,同时也陷入频繁换帅的循环:23年间国足更换了16任主帅,平均任期仅1.5年。其中,本土教练李霄鹏仓促接任仅3个月,就打包走人。

杜伊科维奇

换来换去,结果如何?2002年之后,国足胜率从米卢时期的54%降至41%,亚洲杯最佳战绩依然停留在2004年阿里·汉执教时的亚军。频繁的换帅,导致战术体系碎片化,球员在“传控”与“防反”之间反复摇摆,形成“换帅—低迷—再换帅”的恶性循环。广招贤才,公开招聘。不得不说,这次中国足协列出的这些条件,都努力避开了曾经踩过的“坑”。中国足球再次站在新的起点上,新主帅面前既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而帅将稳定,也是国足需要的大环境。也许,人们也已经习惯了几乎每次中国男足的选帅都如同“开盲盒”,这也不由得让人感慨:挑到一个适合的主教练怎么就这么难呢?

撰文:新民晚报记者 关尹

图片:周国强、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编辑:陆玮鑫

标签: 米卢  世界杯  奥运会  中国男足  中国足协  

足球集锦

热门搜索